【聯合報╱李枝桃/中興國中校長(南投市)】 2011.06.03 03:32 am
早上批完公文,因為身體不適,所以到保健室借用熱敷袋,看到一名女同學熱心的使用護士阿姨的電腦查榜,一下子驚呼「他考得好好喔!」一下子驚嘆「他進步很多耶!」當然也會傳來同情「天吶!她一定傷心極了」。
我在一旁看得好笑,問她是否考得很滿意,所以才能那麼輕鬆的幫人家查榜,她笑一笑說「普普,普普啦!」一旁的同學一聽立即幫她「她根本不用緊張,全縣技藝競賽第二名再加上她的成績,安啦!」她帶點靦腆卻嗅得出驕傲的笑著:「我可沒因為競賽得獎可以加分就不認真喔!」
「校長,你知道我們學校幫南投縣破蛋了嗎?」幹事看到我直衝著喊,說起多年來南投縣還未有滿分的同學,終於由我們幫南投縣交出了一張非常亮麗的成績單。她興奮的告訴我考滿分的孩子是匹大黑馬,進步如何叫人吃驚,學校PR99的有多少人…,她激動的陳述,但看我只是微笑,並未出現情緒的大起伏,以為有人早一步告訴我了,我搖搖頭,我告訴她考上一中、女中八十或九十個都不會讓我覺得驕傲,讓我驕傲的是我們的堅持。
這些年來一開始,曾因堅持正常教學,而被家長質疑會跟不上他人,那時家長曾急呼呼的細數哪一所學校加上多少堂課、哪一所學校加多少進度。當時我們費力的跟家長解釋,希望讓孩子在正常的教學下,正常的學習,「與其揠苗助長,不如適度施肥澆水;與其溫室栽培,不如讓它風吹日曬接受挑戰」。
我們告訴家長在正常教學中,著重孩子學習能力的養成,這樣的習慣養成勝過一切。當時有許多家長在緊張中轉換環境,但我們不畏懼減班的壓力,勇敢地堅持,並安慰自己,時間會證明一切。
數年前,九年一貫新教材實施時,某些學校只看到活潑化、多元化…的活動教學時,我們也堅持,即使是主題式活潑的教學活動,仍要注意到學習的深層意義──態度的養成及學習能力的培養。
而當免試升學喊翻天,有些家長甚至老師,以為可以快樂輕鬆學習、不需太認真時,我們仍堅持,要踏實、穩健的學習,不讓孩子因快樂學習之名,而葬送了基本能力,這麼多年來教育的變遷,曾讓家長感嘆「教育政策十年一變,做家長的真不知何去何從?」但我們仍堅持,教育該注重的仍是「態度的養成及學習能力的培養。」
女兒也畢業於我的學校,她曾提到班上同學,不管昔日成績好壞,都有很強的信念要努力往上爬,「似乎我們學校畢業的學生特別用功努力」,她曾這麼驕傲地說,輔導主任佩君前些日子告訴我,今年台大醫學系榜首是我們的孩子,也提到全國科大名列前廿名的一個學生,也是我們的孩子,她得意地告訴我,不管我們的孩子在哪一所學校就讀,都能展現最高的學習慾望,及最良好的學習態度,「校長,這就是我們的驕傲」,她是這麼說的。
是呀!我不想驕傲的說,我的學校有多少考上一女中的學生,但我想驕傲的說,我們教出來的孩子都有扎實的基礎,及學習的能力,我不要孩子只在乎短暫的學習成就,我要他們認知,學習是一輩子的事,它是一種習慣、是一種態度、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任的一種表現。
今年,我學校一個作文滿級分的孩子提到:在成長中因為考試成績好壞而失去了很多快樂,但後來努力閱讀、充實能力下,體悟到成績好只是淺層的快樂,而因踏實的學習,豐富了自己的能力,這才是深層的愉悅。或許藉這孩子的體悟,也讓大家想想教育的深層意義吧!
【2011/06/03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