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蔡穎卿
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 96/02/01
[書籍介紹]
推薦文: 洪蘭
被信任的孩子會自重自愛 這是一本我所看到最好的親子教養書,看完心中非常感動,真是希望天下父母都能像這位媽媽這樣開明、善解人意,天下老師都能像書中老師那樣鼓勵孩子上進,天下孩子都能像作者的兩個女兒一樣聰慧努力,自動自發。細想起來這三者是互為因果的。父母先要有正確的觀念,知道分數只是評量的一種,卻不是惟一的一種;成績單只是一張紙,重要的是孩子學進去了多少。父母的觀念會影響老師的態度,老師又會影響孩子的動機,若都是正向的,自然就會得出書中主人翁的成果了。…… 這本書文字流暢,淺顯易讀,但道理很深。希望這本書能夠給台灣的父母和老師ㄧ個反省的機會。學習可以是快樂、有實質的,但是我們第一,必須改變分數是惟一標準的觀念;第二,必須放手給孩子一個發展的空間。一個被信任的孩子會自重自愛的,一個會自重自愛的孩子才會主動去學習,在社會上才會成功。 (本文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以下是一篇讀後感言
主題:我突然好想養個小孩
發表人: 陳煥昇
發表日期: 2007/5/31 上午 09:23:14
不知不覺就拖到三月了。二月初的時候,表妹推薦我看一本書,那是一本我在書局裡從不曾走到那一區去翻的書―「媽媽是最初的老師」。說真的,我對這本書,嗯…範圍應該再大一些,這一類的書,不抱有太大的期望。但因為是有人推薦的,所以我便會想去知道這本書究竟有哪些地方值得被這樣推薦。我很幸運地在朋友的推薦下讀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愛亞的「曾經」和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等等…這些了不起的著作。能在當今這個「作者多過讀者,爛書淹沒經典」的社會裡捧上一本好書是幾近令人感動的事啊!所以,只要有人誠心向我推薦,我便會去一窺究竟,要是與一本好書失之交臂豈不就虧大了!
一月底那一陣子適逢我更換到另一間實驗室,那段時間我常在思考著「什麼是學習?」和「我們一直以來受的教育究竟有沒有問題?」。關於這些事,我理出了一些頭緒。因此,二月初看這本書的時候便有一股極大的撼動,原來有人的想法和我如此相近。哈,我這樣子說其實太往自己臉上貼金了。但我非常地高興,因為自己的想法在這本書上得到認同。而認同我的是一位母親,一位平凡不過的母親,但絕不會用錯誤觀念去傷害自己子女的母親。
在一次早餐聚會中我答應朋友要寫心得,不知不覺就拖到三月了。書中所提及的事情實在太廣了,在短短的一篇文章中我恐怕沒有能力囊括各個主題。我想,我就挑我比較在意的部分來寫吧!
作者一家因為丈夫工作的關係舉家遷移到泰國的曼谷定居,而孩子便就讀曼谷的國際學校。學期的最後一天,孩子帶回成績單,裝成績單的信封裡,有一封該年級所有老師的聯名信。信裡大致上是這麼寫的:今天孩子們帶回了最後一張成績單,全體三年級的老師想跟妳報告我們評量的標準。傳統上,學生的成績總是被標示成「他」和「別人」學習表現的比較 ; 但是我們認為成績應該是用來標示一個孩子的「獨立程度」、「個別成長」、「工作品質」以及他「一貫的表現」和「整個年級程度」的關係。
作者寫道,這封老師寫給家長的信,提醒了我該用什麼眼光來看待孩子的成長。這一點的確非常重要,事實已經證明,有太多無謂的比較,毀損了孩子原有的價值 ; 父母與孩子一起被困在成績單的數字迷思中。
「有太多無謂的比較,毀損了孩子原有的價值」,這一句話我反反覆覆讀了好多次。是啊!從小到大有哪一次我們的父母親和家中有同年紀孩子的大人們見面時沒有拿我們的成績或所就讀的學校出來比較一番,就連介紹別人的孩子第一句話都離不開「他兒子是念X大XX系的」這一類的話。我一向都對這種比較成績的事情很反感,小時候是不明所以的,總之就是很不喜歡。念了大學後明白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讀書的。我絕非看不起不會唸書的人,而是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唸書之外還有很多很多事可以做。你不能要求每個人都有「會唸書」這項專長(它算專長嗎?),更不能因為一個人不具備這樣的專長而抹煞了他其他的才能。我很喜歡「行行出狀元」這句話,人各有志也各有所長,不見得一定要當醫師或當律師,當廚師難道就不好嗎?
作者的小女兒是個有美術天分的小孩,她在文中提及了她要求小女兒學鋼琴,而使小女兒鬱鬱寡歡一事。她寫道,我不禁自問:我是不是根本就沒有真正面對過她不喜歡彈琴的事實?我是不是認為有美術天分的孩子,理所當然該有音樂才情?是否我在無意中評斷會畫畫其實不如會彈琴?最後作者做了決定―書旂,這個禮拜起,妳的小小手也許不再去觸摸琴鍵,但是媽媽仍要牽著它們,和妳去探索不同的領域和新的樂趣。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成長的不只有孩子,因為沒有人一生下孩子後就自然而然地具備了足夠成熟的心靈來帶領孩子成長。作者更在文末寫了令我心頭一揪的一句話:「養育妳們之後,我才開始懂得探索自己,妳們是我成長的靈感。」我們老是喜歡倚老賣老的父母親和學校的老師們,是不是也能稍做反省,有多少次你們總是把自己的「經驗」硬是套用在孩子身上。你們是否仔細想過,那些經驗未必是全然正確的!(這些話不是要否定父母親養育我們的辛勞,只有他們肯無怨無悔地掙錢養我們這些米蟲,再無他人。)
讀完這段後,我突然好想養個小孩,讓我知道自己的心靈中有哪些部分尚待圓熟。
作者的大女兒樂旂是個對課業全力以赴的孩子,有天晚飯後,她問道:「媽媽,我明天要交的功課還有一項沒做完,今天可不可以不要洗碗?」作者拒絕了她的要求,她寫道,這個堅持除了要幫助他不脫離家庭互助的軌道之外,還有幫助他面對一個永遠存在的事實―人人需要一種平衡的生活。不能因為用功讀書,其他事情就由別人代勞。不親近生活瑣事的人,會失去對生活的情感,也會減損體會快樂的能力。
回頭想想,在我們求學的過程中,這一類的生活瑣事,我們的父母親是否都幫我們做得太多了?能考上交大或許成績都有一定的水準,但在交大裡卻不乏「生活白痴」這樣的人。是父母親的過分保護而致呢?還是,是因為聯考科目中缺了一科「生活瑣事」的結果呢?
我想再談談「生活」這個主題,但轉移到「社交」上面來。我曾向我的一位朋友抱怨,和我同住一棟樓的上班族們總是不跟人打交道。每回在住處遇見同住的其他房客時,我總會微笑看著對方,點個頭、說聲你好。神奇的是,截至目前為止不超過兩個人曾回應我。他們通常都是用「視而不見」或「見而避之」這兩個大絕招。好吧!如果說你剛好牙齒痛,不方便開口,那點個頭應該不難吧!但如果你真的剛好牙齒痛又落枕的話,那我也就認了。我不認為一個連最基本的交際禮誼都不懂的人,能在事業上有多大的成就。
最後,我想再提的是,我們這一代沒有受過真正「均衡」的教育。對於這樣的事實,我們自己本身要負一些責任,當然,台灣的教育體制要負起更大的責任!我認為,一個人不必真正瞭解相對論,但他必須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學習物理」。不必背誦馬關條約簽署了什麼內容,但他必須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學習歷史」。不需精通四書五經,但身為中國人的他必須知道,「為什麼我們要學習中文」。可是,一直以來,我們所受的教育,只是讓唸理組的人更討厭地理、歷史,讓唸文組的人更憎恨物理、數學。每一門學問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如果我們沒有機會、沒有能力去欣賞其他學問之美,不就是窄化了自己的視野嗎?
嗯,我想就此打住吧!這本書談及的範圍實在太廣了,一時間無法全部交代清楚,再寫下去頂多是聽我發牢騷罷了。我很真心誠意地向大家推薦,如果你 / 妳有一天打算成為父母親的話,請一定要看看這本書。培養更好的下一代,我不敢希冀於三隻小豬部長的教育理念,但我敢把希望寄託在每個讀過這本書的父母親身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